孙丰蕊(1982—),男,山东博山人。文学博士,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民族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传播学。现为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近年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戏剧》《民族文学研究》《职业技术教育》《民艺》《非遗传承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壮族师公戏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24年4月出版。主持广西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广西红水河流域傩戏唱本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3BWY006);主持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改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民俗艺术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GY2023248);主持四川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中心规划项目《非遗影像传播的地方实践及其理论研究》(项目编号:MZMS2023014)。
个人荣誉:论文《民族技艺传承与传播的职教路径—基于2019年中国东盟职教展的观察与思考》获2020年度广西艺术学院科研创作成果奖。2022年,广西艺术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21-2023,连续三年师德考核为优秀等级。
担任课程:本科课程:《中西文化简史》《艺术与民俗》《中外文学经典选读》《广西民俗与戏曲艺术》《影像民族志的理论与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等。
研究生课程:《民俗学理论与方法》《艺术民俗学》。
科研成果:
1、学术专著《壮族师公戏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24年4月出版。
2、《壮族师公戏的传播、传承与转化》,《四川戏剧》2019年第9期;
3、《数智时代的民间小戏,路在何方-以六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民间小戏类非遗项目为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第4期;
4、《民族技艺传承与传播的职教路径—基于2019年中国东盟职教展的观察与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20年第10期;
5、《非遗进校园与现代学徒制—高职在非遗传承和保护中的角色与功能再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年第3期;
6、《广西师公戏中傩面具的艺术特征与功能》,《民艺》2021年第2期;
7、《联结、跨越与贯通:关于非遗传播的思考—以广西民间小戏为中心的讨论》,《田野》,2024年2月;
8、《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民性》,《歌海》2024年第2期;
9、《仪式还是戏剧:广西师公戏仪式化展演的历史成因与现实选择》,《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
10、《叙事与表演:族群记忆与民族认同的重要表征》,《歌海》2022年第2期;
11、《线下传统与线上传播-基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观察与思考》,《非遗传承研究》202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