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10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导、教授廖圣清受邀到影视与传媒学院开展题为“地方特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讲座,并为我院教师们进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指导。
廖圣清教授为师生开展讲座
9日,廖圣清教授为我院师生授课,我院领导及相关专业师生代表参与此次讲座。他结合自身丰富经历,深入剖析地方特色文化传播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的内在逻辑。指出以地方特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核心的“两创”理念,在提升文化自信、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文化符号塑造民族认同,节庆活动增强情感共鸣,智能传播技术拓展文化传播路径,形成民族身份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和行为共同体,推动各民族团结进步,迈向现代化进程的更高阶段。在随后的问答互动环节,与会师生围绕本地文化符号传播、非遗传承、旅游传播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讲座为我院师生进行新时代文化传播与民族团结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学术指引。
讲座现场
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指导会
10日,廖圣清教授为我院教师进行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指导。影视与传媒学院班子成员周丽、高枫、陈雷及教师代表参与此次指导会。廖教授结合多年国家项目申报及评审经验,针对教师的申报书展开“一对一指导”,从选题、论证、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等方面切入,提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指导会上,周丽书记向廖教授的悉心指导表示感谢,希望教师们根据申报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修改,完成精细化打磨,力争在后续的课题、项目申报中取得好成绩。此次辅导帮助院内教师精准把握课题申报的要求与规范,显著提升了申报书的质量与水平,为学院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师生与廖圣清教授合影留念
专家简介:廖圣清,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际舆论战中涉华虚假信息传播及对策研究》、重点项目《传播秩序视野下的网络强国战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网络意见表达中的社会思潮与群体极化》等。曾于2020—2024年挂任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学院)院长。任中国新闻史学会符号传播学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党报党刊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副会长。
文字:陈晓宇、张润杰
图片:张恒华、林晟炫
编辑:张恒华
一审一校:高 枫
二审二校:卫修明
三审三校:周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