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学院动态

“网络•主播——融媒体时代的主持传播”2017中国主持传播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网络•主播——融媒体时代的主持传播”2017中国主持传播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覃晴、卢竹梅、杨康、黄鑫磊 审核:罗幸 图片:谭伟职、姜渊杉 编辑:hp 时间:2017-12-23 21:38 点击: 字号:【
 
​一、论坛开幕式
 
    12月23日,由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共同主办的2017中国主持传播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贤进楼开幕。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播音学及相关专家学者与业内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网络•主播——融媒体时代的主持传播”。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教授代表论坛主办方致欢迎词,在变革激荡的时代,传媒人才尤其是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短缺是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繁荣的现象背后急需理论和方法论的支撑,本次研讨会希望大家集思广益,为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共同奋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周勇教授代表视听传播研究中心致辞,他从“主播“的概念演变谈起,指出播音主持的出路、播音主持人才的核心技能、传播空间的规范和净化、如何体现播音主持行业的职业性等问题是非常值得探讨的,此次研讨会正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共同探寻出路的机会。论坛开幕式由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卜晨光博士、副教授主持。
 
论坛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胡百精教授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周勇教授致辞
 
本次论坛开幕式由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卜晨光博士、副教授主持
 
 
二、汇聚•分享——学界业界专家主题发言
 
    主题发言环节于9:30开始,先后共有来自学界和业界的七位专家学者展开演讲,同与会者分享专业领域和教育教学的前沿思考。国家级督学、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原司长姚喜双教授《认识把握社会主要矛盾 推进播音主持事业发展》为题,从历史和社会的维度回应对主持传播的现实思考,总结了播音主持事业现阶段发展的不足,并指出贯彻“创新发展、均衡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应对现状的重要措施;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播音指导李瑞英总结多年的从业经历写下《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追求》,从职业选择、职业精神、职业理念、职业追求角度启发当下从业者的职业思考;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副台长、播音指导牛力博士《数字化时代的广播猜想》为题提出了“E”时代向“I”时代转型的广播形态、传播方式、主持人变化的猜想,深度挖掘听觉媒体与主持传播的相融相生。北卡罗莱纳大学传播研究所系高级讲师Sandy H. Hanson首先以《Broadcasting etiquette in America》开场,从传播学和人际沟通的角度阐述了借用人际沟通技巧传达专业性的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洪岩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当代语言传播的语境、理念与焦点》,通过对语境、理念、焦点三个关键词及其之间密切关联解读,折射出语言传播在当代的发展之变;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罗幸教授《互联网思维下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探究》题目中,以中国—东盟语言传播的国际化视角阐释播音主持人才培养问题,提出“用户思维服务学生、跨界思维建设学科、平台思维拓展空间”的内涵式发展进行系列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思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高贵武教授的发言主题是《生还是死:技术变革视野下的主持传播》,人工智能时代的主持传播路在何方,相信从理性思考中能得到答案。
 
国家级督学姚喜双教授作主题发言
 
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李瑞英作主题发言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牛力副台长作主题发言
 
北卡罗莱纳大学传播研究所系高级讲师Sandy H. Hanson作主题发言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洪岩教授作主题发言
 
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院长罗幸教授作主题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高贵武教授作主题发言
 
 
三、探索•收获——影视与传媒学院教师参加2017中国主持传播论坛
 
    在影视与传媒学院院长罗幸教授的带领下,语言传播系、广告学系、广播电视学系、影视编导系青年教师代表一行9人参加23日下午的分论坛发言和讨论。学者们围绕融媒体时代的主持传播、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创新、主持艺术批评与文化传播、融媒体时代的口语传播实践、播音主持学科发展变革、网络直播与网络主持、融媒时代的出镜报道等8个分议题展开对融媒时代下的主持传播的讨论,并提出许多新锐观点,为推进主持传播领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及相关学科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我院罗奕博士、副教授主持“融媒体时代的主持传播”分论坛。
    语言传播系副主任赵然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创新”的分论坛中以《电视演播室技术革新引发播音主持教学新思考》为题做了分享。她认为新的技术必然会引发新的问题,而为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播音主持人才,播音主持教学需要做新的思考。
    语言传播系青年教师盘莎莎“融媒体时代的口语传播实践”的分论坛上以《从<还看今朝>看全媒体语境下播音员主持人口语传播特色》为题,从口语传播视角对《还看今朝》中播音员、主持人在全媒体语境下口语传播特色之处进行了分析探讨。
    语言传播系青年教师黄鑫磊以《新媒体时代记者型主持人发展趋势展望》一题参加“融媒时代的出镜报道”分论坛讨论。他认为未来主持人的发展方向都该向记者型主持人靠拢,记者型主持人在应对和适应媒体发展的需要时,应当学会和新媒体打交道、积极适应电视技术的发展、养成对数据保持敏感的习惯。
    语言传播系青年教师杨康在“融媒体时代的主持传播”分论坛中,以《融媒时代类型化广播主持人功能演变》展开论述。他认为,在融媒体时代下类型化广播主持人充分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表达和新渠道进行对自身功能的转变与丰富是类型化广播抢占全媒体时代广播创新融合发展制高点的重要举措。
    影视编导系青年教师卢竹梅在“网络直播与网络主持”的议题中以《后现代消费社会粉丝文化影响之下的网络主播发展路径分析——以Papi酱为例》集中论述了粉丝文化通过新媒体技术发展而在建构与重构中实现迭代更新,而网络主播的发展路径也随之发生了极大变化。
    在发言之余,我院教师还认真聆听了其他学者的研究分享,并积极与各位专家学者交流、探索学术空间,不仅拓宽了研究思路和视野,同时增进了各高校间学术互动,对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作用。
 
作为主办方之一,我院多名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
 
 
四、求知•发现——影视与传媒学院研究生参加2017中国主持传播论坛研究生专场论坛
 
    影视与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22名硕士研究生顺利通过了本次论坛的论文筛选,与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重庆大学等全国各大高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一同在本届研究生专场论坛上传递学术新声,迸发思维火光。
    研究生专场论坛上,我院硕士研究生从网红主播直播传播技术革新与主持人之间的关系融媒时代的出境报道网综主持艺术媒体转型期播音员主持人的应对发展策略五个角度展开论述。
    口语传播方向研究生傅裕、播音主持艺术研究方向研究牛艺霏、计莹关注了当下大热的直播现象,探究网红传播内容的原创性、传播风格、人际传播的优势和特点,以及网络直播新闻的生产流程、受众制作内容的管理和应用的新范式;口语传播方向研究生张宇、崔洋则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背景下出镜记者报道、主持人人机互动的新技术、新方法;播音主持艺术研究方向研究生杜洋结合大数据应用探寻了新闻报道的融合创新方法。
    播音主持艺术方向研究生赵明丽、洪礼良和播音主持艺术研究方向研究生张依然则关注了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直播报道、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相关实务技巧。网络综艺方面,播音主持艺术方向研究生高瑗、贺萧华、沙德芳、刘杨和播音主持艺术研究方向研究生邓忠从网综的“去主持人化、角色符号化、参与深度化”、语用特点、三性三感的把握及文化影响力范畴探析了现象级网综成功的路径及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全媒体播音员主持人的研究中,广告与媒介方向罗恒以媒体经济学角度探讨了网络主播与短视频MCN模式国内外发展的若干问题,广告与媒介方向吕书雅以喜马拉雅FM为个案研究探析了网络电台主播对儿童学习的干预及应对策略,播音主持艺术方向研究生许丽君以广电新闻媒体转型期为阶段特色捕捉了当下媒介环境对播音员主持人培养方式的影响。
    本次研究生专场论坛由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巩晓亮博士、副教授主持,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王宇红博士、副教授对研究生们的发言进行点评。她肯定了我院研究生敏锐的学术触觉和新视角,同时对同学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提出了优化建议,希望大家通过此次交流能够积极主动地进一步完善各自的研究。 
    融媒体时代,酝酿着新媒体、新技术、新产业,研究生们在校园中的学术研究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求知、探索、创新、发现,树立“融合思维”,这是新传媒时代赋予传媒学子的责任担当。通过参加本次论坛,我院研究生不仅拓宽了自身的学术视野,激发学术热情,促进了高校学子间的学术交流,同时对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我院22名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论坛并在分会场发言
 
 
五、结   语
 
    2017中国主持传播论坛由广西艺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发起,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陕西科技大学口语传播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协办,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系承办,《国际新闻界》、《新闻春秋》提供学术支持。本届论坛吸引了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吉林大学、南昌大学、西南大学、河北大学、广州大学、深圳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广东财经大学、陕西青年职业学院、中原工学院、新余学院、绵阳师范学院等共计超过150人参会。
 
与会人员合影
 
 
 
打印正文
CFTC